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管理列表 >经济管理详情

张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2-04
收藏 纠错

作者:张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源:《前进》2023年第12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将其纳入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深化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认识,拓展了对于经济发展理论的理解,是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所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鲜明指出了其根本立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从人民的立场出发,探寻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通过科学的理论指明了通向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的方向,成为人类探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理论指针,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世界性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坚持和深化人民立场。毛泽东同志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他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推进了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归根结底是为全体人民谋幸福,“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从多维度发展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认识,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才能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这是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能够实现的根本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占主导作用,则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前提条件,可以在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等环节克服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营造更为公平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向。马克思将人民获得解放作为毕生奋斗的追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在于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条件,又要保证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不断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并居于主导地位,合理制定经济发展方针、政策,改革经济领导体制机制。“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愈发突出,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人民的力量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同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劳动和智慧。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是以人为基本单位的,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生产力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已逐渐由数量型人口红利转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规模日益增长的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和数以千万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底气所在。要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拓展了对于经济发展理论的理解

 

  如何实现发展、实现怎样的发展、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所关心的重要议题。不同国家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实践经验,对这些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从而形成了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思想。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率先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其发展路径成为后发国家争相效仿的标杆,形成了以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理论升华,拓展了对于经济发展理论的理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我国在古代长期是世界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经济水平高度发达,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历代思想家形成了重视民本思想的理论传统。其主要内容包括响应人民诉求、关心人民疾苦、重视人心向背等,其中不乏关于人民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精辟见解。比如,我国古代一直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国家治理思想,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民”作为国家社会运行的核心环节。《淮南子·汜论训》提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国家治理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中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对民众有利。对于经济发展与人民的关系,管子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而《汉书·食货志》指出,国实民富的关键在于“食足货通”,将生产和流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经济学理论的价值意蕴、理论假设、命题范畴、政策导向等学科构建基础性问题的选择,不仅反映了不同理论范式的差异,也具有民族性的坚实基础,这为我们进行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标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继承了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经济发展理论是系统回答一个经济体的发展目的、发展机制、发展路径、发展政策的理论体系,是经济学研究持续关注讨论的重要内容。西方发展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较为系统的学科体系,主要关注与解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取得政治独立后的前殖民地国家,为什么落后于发达国家,以及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以追赶发达国家,并实现类似发达国家的发展状态的理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标志是高度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发展经济学就是研究在世界上已有一批发达国家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一门学科。不过,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的背景、起点、机制具有特殊性,虽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能够运用到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但许多根本性的发展问题是其所不能够解释的。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大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在经济增长指标、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实现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追赶或者超越,更要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本身所固有的问题,包括环境破坏、不平等加剧、社会极化等现代化的弊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方现代化的最大弊端,就是以资本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服务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导致贫富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厘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图景,明确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随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不断深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将持续完善,将不断拓展我们对于经济发展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三、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历经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在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导向,最终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得到有效的积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前提。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既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能够进行转化的优势。大量的人口将为经济发展提供超大规模市场。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转型深入进行,伴随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逐步扩大,我国的需求结构也发展趋势性变化,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需求日益成为主流。这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品质生活的追求,在经济发展中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提高我国长期稳定增长的潜力。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是检验发展成效的最终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向前推进,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不断连续的新起点。客观来讲,我国现阶段许多民生问题还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的一些基本的诉求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民生保障体制的完善程度相较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这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政府在改革和完善民生保障体制的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主要是保基本,与此同时,发挥市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促进多元主体间的紧密合作,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个人等多元参与的民生保障体制格局。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既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愈发突显,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离人民期待的获得感还有差距,分配机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要避免落入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严重的困境,同时也要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不能盲目实行“福利主义”,助长社会上不劳而获的风气,像拉美一些国家一样被高福利拖累国家财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依法引导和规范资本健康发展,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改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促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富足与精神生活富足相协调,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取得共同富裕的新进展。

 

  张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有企业改革。

  (编辑:刘益建;审校:熊晨玮)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