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中国高等教育逐步从注重外延扩张转换到强调内涵式发展,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能力的提升成为关注焦点。深入理解中国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基础和前提工作。国际上对中国学生学习存在着诸多讨论和争议,甚至出现了“中国学习者悖论”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使用基于西方文化和教学实践生成的凸显学生主体性学习特质的概念和标准来评价中国本土学生的学习实践产生的误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扎根中国文化和教育情境建构了大学生主体性学习概念,分析其在新时代下的具体特点,探讨了如何在人才培养转型背景下对大学生主体性学习进行改进和完善。
借助三层次概念建构思路,对中国传统治学理念和经验、中国学习者研究文献以及大学生访谈资料进行整合分析,认为大学生主体性学习指的是,在特定文化情境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与不同类型对象进行多元互动的群体性学习样态。在中国文化和教育情境中,其内涵框架表现为“学思用结合”的认知策略、“内圣外王”式的学习动机和“敬师乐群”的校园互动。以此为分析框架,对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情况展开调查,通过对回收样本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主体性学习内涵在中国情境中的理论特色,并发现学生总体表现良好但不够均衡。这是本土文化和时代特征共同影响的结果。
尽管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表现彰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智结构和行为模式,背后又有中国文化和教育教学制度支撑,但并不完全符合社会转型发展和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亟须进行转型升级。课堂主动表达反映出学生认知策略的创新苗头,走出了对教师权威的一味遵从,蕴含着好奇心和兴趣的激发,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契合了主体性学习转型的方向要求。以此为案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推断出主体性学习的整体转型升级,面临着本土社会规范、教师教学和个体因素的共同影响。教师教学是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本书尝试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主体性学习内涵框架,对进一步解释“中国学习者悖论”、系统建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理论、增强中国教育自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书也认为,主体性学习的转型升级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既需要理解本土社会规范的隐性化、深层性和不易转变的特征,也需要从教学实践的视角探讨更具操作意义的变革。特别是,应该进一步营造崇尚科学探究、更加平等友好的高校氛围,以教师教学方式转型引导学生学习行为转变,并落脚到学生的内在觉悟和自觉行动上。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本土特色;转型发展;中国学习者悖论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学习型场域与反思性惯习的交互建构: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研究
作者:吴俊
图书 学习型场域与反思性惯习的交互建构: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研究
-
2
图书 大学生主体性精神培养研究
作者:张新吾
图书 大学生主体性精神培养研究
-
3
图书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路径研究
作者:彭仁忠
图书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路径研究
-
4
图书 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研究:比较的视角
作者:李云梅
图书 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研究:比较的视角
-
5
图书 中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
作者:王芳
图书 中国大学生学习力模型研究
-
6
图书 “创新驱动”战略下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研究:基于大学变革的视角
作者:王志强 卓泽林
图书 “创新驱动”战略下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研究:基于大学变革的视角
-
7
图书 理解中国政治:关键词的方法
作者:景跃进
图书 理解中国政治:关键词的方法
-
8
图书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
作者:蔡红生
图书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
-
9
图书 吾土吾民:农民的文化表达与主体性
作者:沙垚
图书 吾土吾民:农民的文化表达与主体性
-
10
图书 乡村工业污染的演绎与阐释
作者:罗亚娟
图书 乡村工业污染的演绎与阐释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