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视野下的《大学》学史研究
图书简介
——兼论统合孟荀
一
《大学》本为《礼记》中的一篇,从唐代韩愈、李翱开始,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关注。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南宋朱熹编订《四书集注》,《大学》被收入其中,成为朱熹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到了元代,《四书集注》被列为科举考试的必读著作,《大学》更是得到普及和传播,一跃升为儒家的核心经典。在《四书》之中,《大学》字数最少,仅两千余字,但地位却非常特殊,由于它对儒学的思想做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故后人往往根据《大学》来理解儒学。如梁启超先生说:“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其功用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至于条理次第,以《大学》上说得最简明。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学》主要反映的是儒学成己安人、“为政以德”的内容,它虽然抓住了儒学十分重要甚至是核心的思想,并做了恰当的概括,但毕竟只是完整儒学的一个方面。用《大学》来理解儒学,虽然提纲挈领,揭示了儒学的主要内容,但显然是不完善、不全面的。它在彰显、反映儒学一个方面的同时,却又掩盖、遮蔽了另一面。出现这种情况,与孔子思想的丰富性与不确定性是密切相关的。古代哲人在开宗立派时,其思想往往丰富、含混,具有向多个方向发展的可能。同时由于其表述不够清晰,又常常因材施教,往往使其弟子或后学在理解上产生分歧。结果在宗师去世后,学派内部便出现分化,这可以说是古代学术、宗教发展的一般规律,儒学亦是如此。孔子之后,“儒分为八”(《韩非子·显学》),从思想倾向上看,则可主要分为“主内派”与“主外派”。
民物多变,民何向非利,利维生痛(注:同“通”),痛维生乐,乐维生礼,礼维生义,义维生仁。呜呼,敬之哉!民之适败,上察(注:苛察)下遂(注:坠),信(注:当为“民”之误)何向非私,私维生抗,抗维生夺,夺维生乱,乱维生亡,亡维生死。
“民物”,民性也。民性多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其追求的无非是利。追求利无可指责,关键在于其可以“通”,也就是共享。如果你在追求利的同时,使他人也获得了利,这样彼此便产生快乐,由快乐产生出礼,由礼产生出义,由义产生出仁。儒家的仁义原来是从利益推导出来的,真可谓“义者,利之和也”(《周易·乾·文言》)。而要做到义利的统一,关键是要推己及人,可以“通”,可以共享。与孟子不同,《文儆》所说的民性是自然人性,具体指情感、欲望等,情感、欲望既可能追求利,也可能追求私。利与私的根本差别在于,利是可以共享的,私却不能共享,只会产生对抗,对抗产生争夺,争夺产生混乱,混乱导致灭亡。而造成私的原因,是执政者过于苛察,不能推己及人,反而与民争利。所以对于民性,应引导其追求利,而避免滑向私,引导的方法是制度、礼义,而遵守礼义、制度便是仁。如果说《大学》《孟子》是由内而外,由修身而治国平天下,由道德而政治的话,那么《文儆》则是由外而内,由政治而道德,由欲望、利益推出礼义乃至仁义,走了与《大学》《孟子》不同的另一条道路。如果说《大学》《孟子》由于是由内圣而外王,主要建构了儒家的内圣之学的话,那么,《文儆》则是由外王而内圣,开始发展出一套儒家的外王之学,而《文儆》之后,对儒家外王学做了进一步发展的是荀子。其《礼论》云: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注:困窘)乎物,物必不屈(注:音jué,枯竭)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
与《文儆》一样,荀子也是关注于人的自然欲望,从自然欲望推出制度、礼义。人生而有种种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向外追求,向外追求如果没有“度量分界”,也就是礼义法度,则必然会产生争夺;争夺导致混乱,混乱导致困穷。“先王恶其乱也”——需要说明的是,荀子这里所描写的是一个前礼义的状态,政治秩序尚未建立,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王,所谓“先王”只能是后人追溯的说法,实际是指人群中的先知、先觉者。另外,由于传统上认为荀子主张性恶论,而荀子又认为圣人与凡人的人性是一致的,这样便产生第一个圣人如何制作礼义的难题。其实,如果知道荀子并非性恶论者,其完整的人性主张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实际是性恶心善论者,这一所谓难题便迎刃而解了。在荀子看来,一方面“人生而有欲”,欲本身虽然并不为恶,但若不加节制,又没有规则约束的话,就会产生争夺、混乱,最终导致恶。但另一方面人又有心,心有思虑抉择和认知的能力。心的思虑、认知活动便是伪,“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荀子·正名》)。虑指心的抉择判断能力,“情然心为之择谓之虑”;能指心的认知能力,“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同上)。故当人顺从情欲不加节制而导致恶时,其心又会根据认知做出抉择判断,并制作出礼义来,这就是善。如果说礼义的制定是为了解决欲望与物质的矛盾,从而协调二者关系的话,那么制作礼义的动因则是心,是心的思虑、认知活动,也就是伪,
综上所论,孔子之后,儒学内部发生分化,出现了主内派与主外派,并最终产生孟子和荀子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如果抛弃成见,不难发现主内派—孟子与主外派—荀子,都是完整儒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虽然在具体观点上有所对立,但却是相依相存的。前者注重修身、道德人格的塑造,强调道德对政治的引领作用;后者则关注礼义、制度的建构,认为礼义、制度不仅维系了社会秩序,也是转化人性的重要手段。前者主要倾向性善论,关注于人性中正面、积极的内容,故往往突出仁性;后者持自然人性论,既正视情感、欲望可能导致的偏险悖乱之负面,也承认在心或理智的节制下,满足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故认为人性中包括了情性和智性。前者往往从君子来立论,对其有很高的道德期待,希望君子以善为性,而不以口腹之欲为性,“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尽心下》),通过人格的塑造与完善,进而影响政治与社会;后者虽然也尊崇君子、圣王,但由于关注礼义、制度的建构,往往从庶民的特点入手,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荀子·大略》),即使尧舜也不能禁止民好利,即使桀纣也不能消除民好义,因而要求因利以求义,重义以克利,更接近孔子“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的思想。借用孟子的说法,前者关注的是善,后者重视的是法。但既然“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就应将二者相结合,合则两美,分则两伤。从这一点看,仅仅用属于主内派的《大学》来概括或理解儒学,显然是不全面的,反而遮蔽、掩盖了儒学更为丰富的内涵。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从孔子到孟荀,都主张对于君子、庶民要区别对待,存在着君子之学与庶民之学的分野。
二
《大学》地位的提升,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最终完成于南宋朱熹之手,标志是《四书集注》的编订。故朱熹对于《大学》十分重视,他曾说:“某于《大学》用工甚多。温公作《通鉴》,言:‘臣平生精力,尽在此书。’某于《大学》亦然。《论》《孟》《中庸》却不费力。”“我平生精力,尽在此书,先须通此,方可读书。”
那么,为何《大学》在宋代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并上升为理学的核心经典呢?学界流行的看法是,汉唐儒学主要是章句之学,虽于礼义制度有所建树,但对天道性命的本源问题却了无新意,缺乏形而上的探索,结果在佛老的冲击下败下阵了,出现了“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的窘境。所以从北宋开始,儒者开始关注“性与天道”的问题,通过阐发天道性命,以解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大学》与《中庸》作为性命之书,受到儒者的重视,地位由此得到提升。如杨儒宾先生就认为:“‘性命之书’是我们了解《大学》、《中庸》地位升降最重要的概念。”
既然《大学》并非性命之书,它受到宋儒的关注当另有原因。其实如前文所述,《大学》主要反映的是儒家主内派一系成己安人、“为政以德”思想,其特点在于突出、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把修身看作政治的根本,将政治道德化,走上了一条德治也就是人治的道路。《大学》受到关注,恐怕在于它的这一思想特点。从这一点看,刘子健先生的观点可能更有说服力,也更值得重视。刘先生认为,儒学从北宋到南宋经历了一个内在的转向,不再关注制度的变革,而热衷于内在道德的完善。这一转向的起因是王安石变法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而其实质则是对何为儒家正统的不同认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制度改革派认为,儒家经典中已经提供了制度典范,其中所描述的制度绝非纯粹理论构想或乌托邦体系,而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客观存在。这种制度之所以没有被实现,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推行真理的途径和方法,因而才将其当作高明而虚幻的空谈束之高阁。为了挽救危局,迫切需要厘清古老经典中的基本原则并将其付诸实践。他们的目标是设计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制度,以便提高道德水准。他们相信道德价值观与功利主义目的可以达成一致,换言之,好的制度既有助于提高道德水准,又是实用的。然而王安石发动的熙丰变法(1069—1085年,又称熙宁变法),却引起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保守派接掌政权,恢复旧制,大开倒车,新法几乎全被废掉,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哲宗赵煦开始亲政,于次年改年号为绍圣(1094-1097),恢复熙宁、元丰变法,保守派失势,大部分变法措施重新付诸实施,史称“绍圣绍述”,又称后变法时期。但此时的变法已丧失了王安石的理想主义初衷,改革精神化为乌有,道德上毫无顾忌,贪赃枉法,肆无忌惮,拒绝革除任何改革体制的弊端,对那些继续反对改革的保守派(“元祐党人”)进行史无前例的残酷迫害,皇帝好大喜功,奢侈无度,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恢复的变法不仅没有革除弊政,反而聚集了一批声名狼藉之辈,最终招来女真人的入侵和北宋王朝的崩溃。1127年,南宋王朝建立,改革计划、措施宣告破产,声名扫地,没有人敢再公开鼓吹改革。这时出现了一个“道德保守主义者”的集团,他们抨击各项改革措施毫无价值、不合时宜、不道德,应当加以唾弃;同时坚定不移地认为,北宋灭亡的近因虽然是恢复变法时期,但潜在的危害则来自最初的变法本身。王安石将功利置于道德之上,又将国家置于社会之上,本末倒置,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出于对变法及其恶果的强烈反感,他们不仅支持保守主义,而且身体力行,在对儒家经典的解读中极力强调道德,坚信道德的方法是唯一的出路,必须旗帜鲜明地弘扬儒家正统道德原则。
其实早在北宋时期,《大学》就已受到了二程、张载的关注,其对《大学》的论断对朱熹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司马光的《〈大学〉广义》、王拱辰的《〈大学〉轴》这样的诠释性著作,司马光关于为政的关键在于正心、诚意的主张,也被以后的宋高宗所欣赏。但整个北宋后期学术界,居于官学地位的是王安石新学,“自王氏之学达于天下,其徒尊之与孔子等……行之以六十余年”,
如果说北宋时期,由于认识的分歧,二程对王安石变法持批评、反对的态度,但一定程度上仍有所反省,如二程说:“新政之改,亦是吾党争之有太过,成就今日之事,涂炭天下,亦须两分其罪可也。”
三
《大学》地位的提升和《四书》思想体系的出现,是传统社会后期思想界的重大事件,并对以后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大学》为代表的《四书》体系,虽然在应对佛老的挑战、完成儒学的复兴、重新确立儒学在传统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一开始就是建立在狭隘的道统说之上,仅以孔、曾、思、孟为儒学正统,并以继承这一儒家道统为己任,而将荀子及汉唐儒学排除在外,其所弘扬的主要是孔孟之道,而忽略乃至否定了孔荀之制,使本来丰富的儒学传统变得狭窄,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具有重道德、轻事功,重内圣、轻外王的弱点,不仅没有促成儒学的全面、健康发展,反而造成儒学内部更大的对立,使儒学出现内在转向。本来在孔子那里,“为政以德”与“为国以礼”,“为仁由己”与“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由道德而政治与由政治而道德,是同时并存,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虽然孟荀各执一端,一定程度上造成二者的分裂,但汉唐儒者总体上仍是将二者等量齐观,并试图使之相统一,“孟荀齐号”是当时学术界的共识和常态。唐代韩愈提出了狭义的道统说,二程等理学家表示相应和认可,但在整个北宋时期也只是一家之言,宋初的孙复、石介均持一种广义的道统说,其特点是将孟荀以及汉唐时期的扬雄、王通、韩愈,均列入道统之中。所以如果跳出狭义的道统说,换一种整全的眼光,就会发现宋代儒学的发展实际经历了由齐头并进到理学独尊的过程,北宋思想界既有主要发展了孔荀之制的李觏及王安石新学,也有着力弘扬了孔孟之道的以周敦颐、二程、张载为代表的理学,二者的思想进路及具体观点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完整儒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应在交流中相互借鉴,补充、完善,乃至融合发展出新的学派。但由于狭隘的道统意识,这种互补、融合的局面不仅没有出现,反而引发激烈的党争,终于随着北宋的灭亡,王安石新学被否定,失去官学地位,李觏也影响式微,朱熹理学由于适应了当时的政治需要,虽然也一度遭受挫折,但还是得到官方的肯定和认可,《大学》也在这一过程中确立起儒家核心经典的地位。
关于新学、理学的分歧和对立,学术界已有不少讨论,从儒学自身的发展来看,实际涉及到治国理念尤其是对道德与政治关系的不同理解。儒学从孔子始,主张并追求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不论是“为政以德”还是“为国以礼”,都不是将道德与政治打为两截,而是以道德引领政治,以政治促进道德。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与政治就没有差别,道德的核心是德性,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并由此生发出责任和义务;政治的本质是正义,是以制度化的建构实现利益、好处的公平分配。在儒家的语境中,道德主要表现为仁,包括成己、爱人、仁政等;政治更多体现为礼,包括礼乐刑政等。在儒家看来,一方面道德应引领政治,没有仁则没有礼,“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道德也可以成就政治,如仁政,但主要是以道德的手段实现政治治理,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另一方面政治可以促进道德,礼可以成就仁,“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但主要靠礼义的约束,靠外在的教化。仁与礼有所不同,但又不可截然分开,同样道德与政治也是分而不分的,既有分别但又不可对立、分开。由于仁与礼、道德与政治的这种复杂关系,孔子之后儒学内部发生分化,出现成己安人、“为政以德”与推己及人、“为国以礼”两条路线,前者由道德而政治,后者由政治而道德,孟子主要走的是前一条路线,荀子侧重后一条道路。从这一点看,理学与新学的对立,实际仍是孔孟之道与孔荀之制差别的延续。李觏、王安石主张制度变革,更多关注的是财富的生产和利益的分配问题。在义利观上,主要继承的是荀子的“义利两有”(《荀子·大略》),主张义利统一,反对重义轻利。作为王安石的先导,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北宋的灭亡,南宋统治者出于政治的需要,把“国事失图”的责任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及其新法,认为“惟是直书安石之罪,则神宗成功盛德,焕然明白”。
愚谓其说固善。然在学者则可,无所以告于人君也。如学者固不可以不以此(注:指正心、诚意)自修。在人君,则当以与民同好恶为本,其徒知正心、诚意而不能与民同好恶,于治道何益?
在仁斋看来,治国的关键不在正心、诚意的道德动机,而在于国君能够“与民同好恶”,使其获得具体福利的实际效果,这与朱熹一味强调正人心,视君主之心为政治的根本正好相反,而与李觏、王安石的主张更为接近。至于其将道德与政治做适当的区分,认为前者的核心是个人的自修,而后者的根本是与民同利,根据丸山真男的分析,实乃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转向。程朱理学与日本古学对《大学》的不同诠释、理解及产生的后果,值得我们反省和思考。
综上所论,《大学》在儒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上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以《大学》来概括、理解儒学则是不全面的。程朱对《大学》的过分强调,从理学立场对《大学》所做的诠释,在突出孔孟之道的同时,却掩盖乃至否定了孔荀之制,甚至在儒学内部造成不必要的对立和冲突,损害、影响了儒学的健康发展。所以今天讨论儒学,首先要超越狭义的道统论,不能仅仅以《大学》理解儒学,而应将孔孟之道与孔荀之制相贯通,将成己安人、“为政以德”与推己及人、“为国以礼”相结合,构建起完整的儒学思想体系。基于这种考虑,笔者提出了“新道统”“新四书”,试图借鉴宋儒以经典诠释建构思想体系的方法,完成当代儒学的重建。儒家道统的核心,无疑是仁义,但韩愈将其理解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张兴跟我读博士,他的博士论文《经学视野下的〈大学〉学史研究》,答辩时得到学者的好评,现在他的著作出版,请我写个序言,于是我将对《大学》的思考撰写为上文,权当序言吧。
梁涛 2019年国庆于九州溪雅苑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国学视野下的经学与子学研究
作者:杨庆中
图书 国学视野下的经学与子学研究
-
2
图书 宋元明清易学史视野下的先天学研究
作者:赵中国
图书 宋元明清易学史视野下的先天学研究
-
3
图书 文献学与语文学视野下的蒙古史研究
作者:乌兰
图书 文献学与语文学视野下的蒙古史研究
-
4
图书 史学视野下的红学研究
作者:郭士礼 石中琪
图书 史学视野下的红学研究
-
5
图书 重庆留学史研究
作者:淳于淼泠 潘丽霞
图书 重庆留学史研究
-
6
图书 春秋穀梁学史研究
作者:文廷海
图书 春秋穀梁学史研究
-
7
图书 历史研究的江南视野
作者:李学功
图书 历史研究的江南视野
-
8
图书 远距离阅读视野下的文类、空间和文学史
作者:高树博
图书 远距离阅读视野下的文类、空间和文学史
-
9
图书 国学视野下的西域研究
作者:乌云毕力格
图书 国学视野下的西域研究
-
10
图书 民俗学视野下的《蒙古秘史》研究
作者:双金
图书 民俗学视野下的《蒙古秘史》研究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