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中国和日本,由于地理上相邻,所以很早以来就有通交往来,这些往来,直接就反映到史籍上。《三国志》卷第三十《魏书·东夷传》中的《倭人传》是迄今为止,在两国史籍中最早而且也最详描述古代日本列岛上事情,和中日两国关系的史料。对于这份史料的看法,人各一辞。有人认为其中夹杂有一些不正确的数字,因而说其是中国封建王朝要抑制朝鲜半岛上的反大陆势力,美化日本列岛,所以将其写成一个理想之乡的[1]。不过,绝大多数的历史工作者,都认为这是一份详实而细致的史料[2]。
这篇记传,在古代中国史籍所述有关日本的传中,是一篇比较广范围的,以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文献资料、出土文物等相对照,那么应该说,上述目为详实细致的看法,是比较接近事实的。当然在二千年以前,生产技术非常落后,交通极度困难的环境下,不可能完全正确,不能没有一些过甚其辞的夸张语句、或传闻不实之词混杂其中。但从大体上看,和出土的遗迹、遗物相比,应是合乎当时日本列岛上具体情况,而且是比较正确的。
由于在这时候,当事国之一的日本,还没有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所以这篇记传不但受到研究东洋史,主要是研究中日通交关系史学者的重视;而且也为研究日本古代史的学者,视若最珍贵的文字史料,认为其重要性,比对研究中日关系史方面更高。
因为这样,自古以来学术界方面对这篇记传,作过不少的剖析、探讨和研究,特别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日本和世界上的东洋史、日本史学者应用近代科学方法,从各种角度,并用其他各种有关的资料相配合,对这篇记传,作了深刻而广泛的研究,弄清了不少过去所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观点的相异、解释方法的不同,因此所得的结论也不尽一致,有的相距还不少。观点不同,结论又各异,论争就理所当然的产生了。
环绕着《魏志·倭人传》的论争,虽然已持续有百年之久,可还没有得出一个能共同承认的论点,更不必说结论了。看情况,在短时期内,还无法取得一个能说服任何一方的可能,还不可能取得一致的见解;论争必然会继续下去,研究也必然会更深入。真理越争越明,相信在《魏志·倭人传》这问题上,总有一天会得到一个能为论争各方所共同接受、同意的结论的。
在这个论争中,日本的学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种功绩是不可泯灭的。中国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所以还没有见到多少意见。我从求学彼邦时开始,就因兴趣的关系,曾接触过这问题,并且也陆续搜集了一些资料;也从这些积累起来的资料中,产生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和见解,不用说是很不成熟的。二十多年前,曾经把这些看法、见解和自己接触过的资料,作过有系统的整理,原冀就教于高明,作引玉之砖的;但由于当时的环境,没有这可能而只能藏拙。现在我得到机会,把这幸存的旧稿重加整理,并补入一些新的材料和修正了自己某些看法,书写成册,希望能在这百花争艳的时代,能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就教于国内外学术界,使我的研究有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不用说,我在这里谈到的看法、见解,都是在利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前人,特别是日本的学者们在这方面辛勤的劳动,我也不可能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我自己想法的。对于前人的劳动成果,我不敢掠美,尽可能一一说明其来源加注。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四十年前负笈日本时所摘录,而丙午浩劫,不仅我手边原稿、书刊被搜殆尽,即当年抄录卡片亦一页无存;因此对于这些漏网旧稿中所引用的资料,虽尽量查对,但无法一一校核。因此错漏舛误,必不可免,我希望以后能有所补救,也请读者们帮助,如有发见希望随时指正。
四十年来,我从事的是中日通交关系史的研究,因此对《魏志·倭人传》的看法,很可能就偏重于这一方面;而对其他方面,尤其是日本古代史方面的价值注意得很不够,或竟完全忽略了的。再由于我从年青时代起,所受到的教育和训练,对事物的判断比较拘谨;加上我在马列主义理论方面的水平很低,在运用分析上不能没有错误。同时丙午以后整整十年,我被剥夺了接触国外书刊的权利,没有可能吸收新的知识,最近一段时间虽然尽可能在补课,但毕竟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在介绍国外学者论点时很难全面。由于有这样多的缺点存在,所以在重整这原稿时,是有些顾虑的;可是看到双百方针认真贯彻,学风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稿虽不全面,但究竟还是我从年青时代积累下来的见解,愿意就教于高明的,希望不吝指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想这个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原则,也应该适用于历史科学的研究上,没有充足和丰富的史料,恐怕很难得出比较正确看法。我在这稿中所谈到的一些有关《魏志·倭人传》的想法,可能有一些是和运用实践来检验的原则不谋而合,但也有些部分可能会发生背道而驰的情况。有这种情况时,我接受批评。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工作才能有进步,而不致固步自封。
开始接触《魏志·倭人传》和发表第一篇有关文章时,我还很年轻;可是现在我也白发苍苍了,四十年虚度了,不过我还是比较幸运的。感谢四十年来在我研究、学习过程中,给我指导启发和协力的师友。很可惜,他们之中已有不少人,已见不到我系统地公开我在《魏志·倭人传》方面的想法、观点了。在这里我谨提一下,向他们致悼。
汪向荣
八〇年春于北京
[1]井上秀雄:《在朝鲜、日本,国家的确立》(岩波讲座《世界历史》第六卷,1978)。
[2]新井白石:《古史通或问》;三品彰英:《中国史籍中见到的古代日本——以邪马台国问题为中心》(《日本古代社会》所收)。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东亚地区古代铁器及冶铁术的传播与交流作者:王巍 图书 东亚地区古代铁器及冶铁术的传播与交流 
- 
                            
                                
                            
                            
                            
                                2
                                
                                图书 雨中之死作者:(以色列)阿尔莫格(Almog R.) 图书 雨中之死 
- 
                            
                                
                            
                            
                            
                                3
                                
                                图书 传统乡规民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作者:简臻锐 图书 传统乡规民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 
                            
                                
                            
                            
                            
                                4
                                图书 北美“留学生作家群”后期写作研究作者:彭贵昌 图书 北美“留学生作家群”后期写作研究 
- 
                            
                                
                            
                            
                            
                                5
                                图书 严中平文集作者:严中平 图书 严中平文集 
- 
                            
                                
                            
                            
                            
                                6
                                图书 对外汉语语素法、语境法对比研究:基于阅读课的词汇教学实验作者:赵玮 图书 对外汉语语素法、语境法对比研究:基于阅读课的词汇教学实验 
- 
                            
                                
                            
                            
                            
                                7
                                图书 民族学概论作者:杨堃 图书 民族学概论 
- 
                            
                                
                            
                            
                            
                                8
                                图书 美学读本作者:黄德志 梅宝树 杨恩寰 徐恒醇 赵士林 丁宁 图书 美学读本 
- 
                            
                                
                            
                            
                            
                                9
                                图书 美国黑人斗争史作者:〔美〕乔安妮·格兰特 图书 美国黑人斗争史 
- 
                            
                                
                            
                            
                            
                                10
                                图书 美国“棉花王国”史:南部社会经济结构探索作者:何顺果 图书 美国“棉花王国”史:南部社会经济结构探索 
 马克思主义学术资源库
              马克思主义学术资源库
             国际关系学术资源库
              国际关系学术资源库
             民族边疆学术资源库
              民族边疆学术资源库
             中社智库
              中社智库
             历史考古学术资源库
              历史考古学术资源库
             党建思政资源库
              党建思政资源库
             哲学宗教学术资源库
              哲学宗教学术资源库
             文学艺术学术资源库
              文学艺术学术资源库
             教育研究学术资源库
              教育研究学术资源库
             经济管理学术资源库
              经济管理学术资源库
             当代中国学术史资源库
              当代中国学术史资源库
             政治学学术资源库
              政治学学术资源库
             中社集刊学术资源库
          中社集刊学术资源库
         
      
 切换用户
切换用户 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
            

 
           
           
           查看图书详细信息
          查看图书详细信息
         3,查看图书网页阅读
          3,查看图书网页阅读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0号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