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春夏秋冬代表了人生不同的阶段。夏天的人生有别于冬天的人生。因此,以冬天的生活模式在夏天生活只会带来各种不适应。春夏秋冬的转变提醒我们人生就是如此,我们需要以恰当的生活态度在不同季节下生活。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无惧生活的变化,也不被生活的变化吞噬。
春夏秋冬代表了生活不同的景色。春天的景色有别于秋天的景色。究竟春天是否比秋天美?这见仁见智,但我们不能说春天一定比秋天美,因为各有各的美。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欣赏它们独特的美,以至在等待渴望的春天来临时,我们仍可享受秋天的美,而不是傻等。
春夏秋冬代表了一个不息的盼望。对我来说,春夏秋冬绝不是循环,因为一九九八年的秋与一九九九年的秋并不相同。一九九八年的秋,我与内子携手漫步人生路,但一九九九年的秋,我们已阴阳相隔。因此,我选择以盼望来看待春夏秋冬。在炎夏的日子里,我盼望着秋凉的将到。在寒冬的日子里,我热切地盼望着春暖的将到。
本书以春夏秋冬四季来记录我们四个人的家庭生活,也反映我对人生的看法。然而,这书中并没有太多篇幅描述第四个人(内子)。不但因为这些故事原本是写给住院的内子看的,更因为她后来已离世了。虽是如此,但没有她,就没有我们三人。因此,我仍选择以《我们四个人》为本书的书名。
究竟这本书是写给成年人看还是儿童看的?究竟这书是有关亲子教育的还是一篇篇小品文?我没有答案,但只愿这本书的出版不会浪费地球的资源。
在此,我要特别多谢高师宁教授的推荐和联络,让本书可以在国内出版。当然,没有陈彪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协助和帮忙,这些文稿不可能成为一本书。最后,我多谢基道出版社免费授予版权和基督教文艺出版社授予版权。
作者 写于英国伯明翰
2004年6月20日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墨学四论作者:高华平 图书 墨学四论 
- 
                            
                                
                            
                            
                            
                                2
                                
                                图书 法学讲演录(四)作者:[英]约翰·奥斯丁 支振锋 图书 法学讲演录(四) 
- 
                            
                                
                            
                            
                            
                                3
                                
                                图书 吴澄集(四):全四册作者:(元)吴澄 方旭东 光洁 李铁映 王伟光 图书 吴澄集(四):全四册 
- 
                            
                                
                            
                            
                            
                                4
                                图书 元曲釋詞 四作者:顧學頡 王學奇 图书 元曲釋詞 四 
- 
                            
                                
                            
                            
                            
                                5
                                图书 台湾作家小说选集四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当代文学研究室 图书 台湾作家小说选集四 
- 
                            
                                
                            
                            
                            
                                6
                                图书 中华思想史文论.四作者:王伟光 图书 中华思想史文论.四 
- 
                            
                                
                            
                            
                            
                                7
                                图书 伍尔芙随笔全集(四)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 图书 伍尔芙随笔全集(四) 
- 
                            
                                
                            
                            
                            
                                8
                                图书 经济学原理(四)作者:(英)马歇尔 刘生龙 图书 经济学原理(四) 
- 
                            
                                
                            
                            
                            
                                9
                                图书 论法的精神(四)作者:[法]孟德斯鸠 许家星 图书 论法的精神(四) 
- 
                            
                                
                            
                            
                            
                                10
                                图书 中国近现代哲学四论作者:宋志明 图书 中国近现代哲学四论 
 马克思主义学术资源库
              马克思主义学术资源库
             国际关系学术资源库
              国际关系学术资源库
             民族边疆学术资源库
              民族边疆学术资源库
             中社智库
              中社智库
             历史考古学术资源库
              历史考古学术资源库
             党建思政资源库
              党建思政资源库
             哲学宗教学术资源库
              哲学宗教学术资源库
             文学艺术学术资源库
              文学艺术学术资源库
             教育研究学术资源库
              教育研究学术资源库
             经济管理学术资源库
              经济管理学术资源库
             当代中国学术史资源库
              当代中国学术史资源库
             政治学学术资源库
              政治学学术资源库
             中社集刊学术资源库
          中社集刊学术资源库
         
      
 切换用户
切换用户 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
            

 
           
           
           查看图书详细信息
          查看图书详细信息
         3,查看图书网页阅读
          3,查看图书网页阅读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0号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