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于光远
忠东的这本书原先是我指导他写作的博士学位论文《论企业所有制》。论文写成后,他在认真听取原论文答辩委员会各教授和出版社等各方面的意见后,对原论文作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使内容更加充实。我听了他有关这本书稿的修改情况后,浏览了修改后的书稿。这个修改后的书稿,比起原先的论文,在内容和结构上,都有很大的改进。我的总体印象是,这是一本内容丰富、有思想深度、叙述流畅的论著。在这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想以导师的身份写几句,作为本书的序言。
按照我的要求,作为这本书前身的博士学位论文,其写作过程经历过五个阶段,最后也相应地由五个部分即选题论证、文献研究、方法探讨、论文主体和论文答辩构成。
这本书的第一篇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前史的研究。这一部分表明作者已较好地掌握了研究历史文献的基本方法。在这方面尤为重要的是处理好历史文献的原本含义与当代实践之间的关系。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不仅潜心地去辨明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写过)什么,而且进一步去分析他们为什么那么说(那么写),不仅关注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写过)什么,而且关注他们不曾说过(写过)什么并追问为什么。这样,便使作者在这个人们反复研究过的论题上找到了一个崭新的观察角度,并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则得出了新的见解。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并不是简单地对历史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类、释义,而更重要的是,在于须对历史文献作出既不违反历史文献的原本含义而又具有创造性的当代解释。作者这部分的研究,我以为已达到了这样的要求。
这本书的第二篇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历史实践进行的理论分析。作者发挥了他历史专业出身的优势,运用以理论逻辑概括历史过程的方法,对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这里,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不是被视为静止的,而是被视为变动演进的对象来加以把握。作者很好地把握了既定的历史前提,人们从事实践的指导思想,先前形成的体制实体及其运行状况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运用体制形成史、概念分析、体制运行及其结果的推断三者循环的分析方法,依次研究社会主义所有制演进的各个阶段。在这部分研究中,作者把研究目的确定为如实的叙述和理解而不是价值判断。所有这些,使得作者对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但作者在突出对研究对象的理论研究和逻辑推论的同时,几乎放弃了对研究对象的经验的、实证的研究,作者应注意培养和提高对研究对象进行经验的、实证的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这本书的第三篇探寻的是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结合点这样一个当代社会主义实践遇到的最具实质性的难题的答案。作者的这一研究是从所有制选择的一般原理、商品经济的本质规定性以及社会主义在所有制选择上的限定原则这样一些深层次问题入手的,这便使得这一研究具有少见的理论深度。作者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是新颖的。他认为,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结合点,只能是一种新型的、非自然人的又非共同体的法人对财产的所有权。这是一个有“前途”或有“希望”的论点。但作者对这一论点的论证尚不够周密,说理尚不够充分。希望作者今后继续努力论证这一有“希望”的论点。
在学习邓小平在南方视察的谈话之后,我更加明确了一个认识,即要把市场经济视作商品经济的同义语,并且希望经济学家不再回避使用“市场经济”这个术语。可是忠东这部著作讲的不是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而是探讨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结合问题,因此我也就不在这方面要求于他。
在这本书的第四篇中,作者进行了一种纯粹的“思想实验”。所谓“思想实验”的方法,物理学也应用过,这就是在思维中假定一种实验,探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从中得出某种抽象理论结论。在忠东设计的这种思想实验中,他以企业是财产主体作为基本设定,按照经济逻辑推断在此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的三层基本经济关系(即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此一篇似乎给人以套《资本论》的印象,同时其纯粹的逻辑推演也容易使读者感到缺乏现实感。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这确也表明作者较好地掌握了系统的经济逻辑,具有一种进行纯粹的“思想实验”性质的研究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从事纯理论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十分需要的。
忠东这本书所研究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所有制演变的客观趋势。这是一个难度很大同时也是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可以说,该课题的研究及其进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成败。我本人这些年来也一直密切关注这个课题研究的进展,同时也发表了一些有关这个研究课题的文章。忠东在写博士论文及完成这本书的过程中,受到我的一些思想的影响,而我这些年写的有关这个方面的文章也受到过他的研究的一些启发。
科学研究,作为一个过程,是无止境的,从而便不可能存在有最终的和最后的结论。谙熟思想史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说出一些“昨是而今非,昨非而今是”的例子。所谓科学研究,就是去发现所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加深对所研究问题认识的深度,拓展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视野,把人们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只能是人们在探索过程中不断进步的认识能力,即用思维把握现实的能力。以此而论,判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的主要标准,便是看它是否真实地推进了人类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科学研究,对研究者来说,第一位重要的是科学的诚实。对社会科学研究来说,这个科学的诚实表现为尊重历史、直面现实、恪守逻辑。唯有具有这样的科学的诚实,才可以被认为是真正的科学工作者,也才能取得具有真实价值的科学成果。在序言的末尾写上这样一段话,目的是希望作者永远以尊重历史、直面现实和恪守逻辑的科学诚实,置身于永无止境的经济科学的研究过程之中。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社会主义
作者:米瑟斯
图书 社会主义
-
2
图书 欧洲社会主义研究
作者:刘淑春
图书 欧洲社会主义研究
-
3
图书 生态社会主义构想研究
作者:郑国玉
图书 生态社会主义构想研究
-
4
图书 社会主义的计划和市场
作者:〔捷克〕奥塔·锡克
图书 社会主义的计划和市场
-
5
图书 古巴社会主义模式研究
作者:王承就
图书 古巴社会主义模式研究
-
6
图书 苏联社会主义研究
作者:吴恩远
图书 苏联社会主义研究
-
7
图书 社会主义的政治与经济
作者:W·布鲁斯
图书 社会主义的政治与经济
-
8
图书 论实践社会主义
作者:刘本炬
图书 论实践社会主义
-
9
图书 社会主义价格问题研究
作者:季龙 王振之 王永治
图书 社会主义价格问题研究
-
10
图书 亚太与拉美社会主义研究
作者:冯颜利
图书 亚太与拉美社会主义研究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