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际关系与地域社会的整合:基于三个黎族村落的调查
图书简介
民族学是中南民族大学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曾先后被评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形成了从预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民族学本科专业是教育部特色品牌专业、湖北省特色优势专业,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法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民族学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设立有民族学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中,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四,保持了在全国该学科中的领先水平。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1951年,由我国著名民族学家岑家梧教授领衔,学校创建了民族研究室。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岑家梧、严学宭、容观瓊、刘孝瑜等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积极开展民族研究工作,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全国民族大调查,并为京族、毛南族、土家族、黎族等中南、东南地区的民族识别做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吴泽霖先生在中南民族学院创建了国家民委直属重点研究机构——民族研究所,由此民族学学科发展迅速。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吴泽霖先生的带领下,涌现了彭英明、吴永章、吴永明、答振益、李干、张雄、刘美崧、杨清震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专家,在南方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少数民族经济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突出的成果。
十余年来,中南民族大学大力开展民族学学科群建设,在进一步突出民族学传统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的同时,以民族学一级学科为平台,形成了民族教育、民族法学、民族语言文学、民族艺术、民族药学等多个特色交叉学科,学科覆盖面日益扩大。学科发展支撑条件优势明显,现有湖北省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国家民委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中国城市民族与宗教事务治理研究中心、国家民委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湖北省民族立法研究中心、湖北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和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散杂居民族问题研究专业委员会等10余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2016年,获批国家民委“武陵山片区减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同时,中国武陵山减贫与发展研究院、中南民族大学与湖北恩施州共建“恩施发展研究院”也依托该一级学科。
该学科条件优良,设施完备,团队实力雄厚。建有藏书10万余册的“民族学人类学文献资料中心”,设施完备的“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实验室”,拥有国内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馆藏民族文物2万余件。该学科还打造了国家民委创新团队“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团队”,以及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散杂居民族研究、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中国边疆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民族地区减贫与发展等校级资助的研究团队。
学科现有专职研究人员79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20余人。学科团队结构合理,具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学科带头人雷振扬、段超、许宪隆、田敏、柏贵喜、李吉和、李俊杰、李忠斌、康翠萍、哈正利、闫天灵等学者表现突出,在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南方民族历史文化、散杂居民族问题、城市民族问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民族地区减贫与区域发展、民族教育与管理等研究领域获得一大批最新成果,形成新的研究特色和学科优势。高层次学科专家发挥重要影响,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2人,国家出版基金评委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5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人选4人,另有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优秀青年专家、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等多人。20余人次担任国家级一级学会及省部级学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术研究成果丰硕,近5年就累计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40余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攻关项目5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6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和出版专著230篇(部),40余项成果获教育部及省部级奖,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省部级一、二等奖20余项。部分成果为国家级及省部级领导批示或地方政府采纳,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当前,国家正在统筹推进以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主旨的“双一流”建设,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切实服务民族社会为抓手,不懈努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民族学学科。为及时推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特编辑出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以期为中国民族学学科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当代美孚方言黎族经济变迁研究:基于海南西方村的田野调查
作者:张鹏
图书 当代美孚方言黎族经济变迁研究:基于海南西方村的田野调查
-
2
图书 地域社会的构成
作者:朱炳祥
图书 地域社会的构成
-
3
图书 异地边缘化与乡土认同:浙江竹源“松香客”研究
作者:王惠云
图书 异地边缘化与乡土认同:浙江竹源“松香客”研究
-
4
图书 海上丝绸之路与近世以来福建区域社会变迁
作者:钟羡芳 徐文彬
图书 海上丝绸之路与近世以来福建区域社会变迁
-
5
图书 风土与时运:江南乡民的日常世界
作者:小田
图书 风土与时运:江南乡民的日常世界
-
6
图书 水利、移民与社会:河套地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作者:杜静元
图书 水利、移民与社会:河套地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
7
图书 伤痕:中国常德民众的细菌战记忆
作者:聂莉莉 刘云 金菁琳
图书 伤痕:中国常德民众的细菌战记忆
-
8
图书 西南贫困地区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
作者:徐青
图书 西南贫困地区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
-
9
图书 漂泊与返乡:跨国务工者的社会适应
作者:成婧
图书 漂泊与返乡:跨国务工者的社会适应
-
10
图书 贫困村灾害风险应对研究
作者:田丰韶
图书 贫困村灾害风险应对研究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