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本书以文学文本言语为研究对象,根据长期以来轻视文学文本言语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应该自觉地面对语言,然后主要阐述了以下问题: 第一,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和现代哲学转向,明确提出应该用“文学文本言语”取代过去习惯称谓的“文学语言”。第二,主张将语言的发展称为“流变”,从而阐明在语言的流变过程中作家看重的是最初的原始的富有人文气息的语言。第三,论述了文学文本言语具有内指性、现时态性、虚构性、情感性、含蓄性、“言不及义”性、修辞性等特点,解释了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读者、让读者阅读伊始就信以为真的内在原因。第四,说明文学文本言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指出文学文本言语是超语言学的最佳代表,指出作家为了在文学作品中保留文学文本言语的人文属性,采取了回到语言的原意当中去、在语音上开掘情感要素、在语汇的选用上推陈出新、在语法上不落窠臼等多种措施。第五,梳理了新时期以来文学文本言语的新变,其变化包括数理语言、电报式语言、粗俗化非规范化语言、淡化倾向的语言、新语汇以及变化了的词性词义、公众人物和时尚用语、世俗化政治甚至荤话等进入文学作品,同时还缕述了作家是怎样大词小用、是怎样解构习惯用语和习惯用法的,还论述了网络语言对文学文本言语的渗透。第六,借鉴文体学批评方法对文学文本言语的语音、语汇、句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湖北省社科基金2012年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跨文化视界中的文学文本/作品理论作者:周启超 图书 跨文化视界中的文学文本/作品理论 
- 
                            
                                
                            
                            
                            
                                2
                                
                                图书 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作者:谢龙新 图书 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 
- 
                            
                                
                            
                            
                            
                                3
                                
                                图书 文学史的文本透视作者:刘竞飞 图书 文学史的文本透视 
- 
                            
                                
                            
                            
                            
                                4
                                图书 文本文学审美风格作者:苏敏 图书 文本文学审美风格 
- 
                            
                                
                            
                            
                            
                                5
                                图书 超文本文学研究作者:韩模永 图书 超文本文学研究 
- 
                            
                                
                            
                            
                            
                                6
                                图书 河南大学文学院百年纪事作者:葛本成 图书 河南大学文学院百年纪事 
- 
                            
                                
                            
                            
                            
                                7
                                图书 《水经注》与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文献研究作者:鲍远航 图书 《水经注》与魏晋南北朝地理文学文献研究 
- 
                            
                                
                            
                            
                            
                                8
                                图书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建院(系)60周年学术文选作者:本书编委会 图书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建院(系)60周年学术文选 
- 
                            
                                
                            
                            
                            
                                9
                                图书 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作者:李卫华 图书 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 
- 
                            
                                
                            
                            
                            
                                10
                                图书 文本 传播 对话: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到跨文化传播作者:梅启波 图书 文本 传播 对话: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到跨文化传播 
 马克思主义学术资源库
              马克思主义学术资源库
             国际关系学术资源库
              国际关系学术资源库
             民族边疆学术资源库
              民族边疆学术资源库
             中社智库
              中社智库
             历史考古学术资源库
              历史考古学术资源库
             党建思政资源库
              党建思政资源库
             哲学宗教学术资源库
              哲学宗教学术资源库
             文学艺术学术资源库
              文学艺术学术资源库
             教育研究学术资源库
              教育研究学术资源库
             经济管理学术资源库
              经济管理学术资源库
             当代中国学术史资源库
              当代中国学术史资源库
             政治学学术资源库
              政治学学术资源库
             中社集刊学术资源库
          中社集刊学术资源库
         
      
 切换用户
切换用户 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
            

 
           
           
           查看图书详细信息
          查看图书详细信息
         3,查看图书网页阅读
          3,查看图书网页阅读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10100号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