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英国19世纪中产阶级日益壮大的语境中,本书以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小说文本为中心,考察“趣味”概念在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发展轨迹,尤其关注上述阶级焦虑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科学、音乐、美学等)之间的对话,以发现在这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期,中产阶级是如何获得自身的文化认同并成为英国19世纪文化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我国,有关“趣味”话题的讨论早已成为大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与公共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因此,就把握当下我国社会的情感结构,推进公共文化建设而言,我们有必要了解19世纪英国文学中涉及“趣味”的讨论及其发展轨迹,并以此为借鉴。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张爱玲与英国文学
作者:陈娟
图书 张爱玲与英国文学
-
2
图书 英国文学选读
作者:孙华祥
图书 英国文学选读
-
3
图书 新编英国文学史教程
作者:水彩琴 康维华 王谋清
图书 新编英国文学史教程
-
4
图书 从圣乔治到《尤利西斯》:从英国历史到英国文学
作者:杨晓丽
图书 从圣乔治到《尤利西斯》:从英国历史到英国文学
-
5
图书 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帝国医学想象
作者:蒋天平 纪琳 胡朝霞 王亭亭
图书 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帝国医学想象
-
6
图书 另一种声音: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研究
作者:陈茂林
图书 另一种声音:20世纪英国左翼文学研究
-
7
图书 空间视阈下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研究
作者:张涛
图书 空间视阈下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研究
-
8
图书 英美文学中人文情结的嬗变
作者:刘磊
图书 英美文学中人文情结的嬗变
-
9
图书 图像、文字文本与灵视诗学:布莱克兰贝斯时期作品研究
作者:林晓筱
图书 图像、文字文本与灵视诗学:布莱克兰贝斯时期作品研究
-
10
图书 《意义的逻辑》与卡罗尔的胡话文学
作者:徐文丽
图书 《意义的逻辑》与卡罗尔的胡话文学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