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文化大革命”结束,在交出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之后,即拟着手写《中国美学思想史》,但因种种杂事干扰(包括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故动笔较迟。现在终于结束了第一卷,多年心愿开始付诸实现。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杀青之后,之所以仍要撰写《中国美学思想史》,是由于二者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却仍属各自为科,不能相互替代。撰写《中国美学思想史》,不能不涉及我国民族文化、哲学的历史特点。不弄清这些特点,就无法弄清我国民族的思维方式特点和民族的审美观念、意识的历史特点及演变,而这是一项相当困难的工作,尤其是我们在文化史上的研究相当落后,就更增加了这项工作的困难程度。科学的中国美学体系的建立,是一件具有迫切意义的工作。但科学的中国美学体系的建立,是离不开对于我国文化特点的历史研究的。笔者不是从臆想出发,或某种先验的模式出发,而是通过多年来对于我国文化的学习思考,做了一些摸索,并把这种摸索与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的历史,融合起来,做了这一尝试。笔者认为: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研究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审美意识、观念、审美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发展的历史。笔者将史前时期也放在了自己的考察范围内。这是由于:这是历史的源头,是人类审美意识萌发并逐渐形成的时代。不粗略地了解一下这一方面的事实,就无法理解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的形成,无法对以后的历史做出叙述。研究我国美学思想史上审美意识和审美的本质、特点的发展历史,牵涉的方面是相当广泛的。全面展开,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笔者把基本的和主要的范围,放在有关美学思想的理论形态的著作中。美学绝对不可以把创作中的审美活动排除在外。这样,就很容易和理论批评史的研究发生交叉,也不可能不发生交叉。笔者采取的态度是:于交叉之处,除着眼点不同外,要力避与理论批评史的重复。尽管有极少数人,在一时的风尚下很热心于抛弃一切传统,但这犹之于举刀断水一样,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应该坚决抛弃我们文化、美学传统中的糟粕,毫不犹疑;却绝不能,实际上也做不到把一个伟大民族几千年的伟大的精神创造抛弃掉。社会主义新的文化、新的美学的创立和发展,不能从零开始,必须依靠着我们这个文化巨人肩膀的支撑。应该放眼世界,但绝不能用“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美学,把后者视作前者的附庸。伟大的中华民族丰富的美学思想宝藏,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珍品和骄傲,也是世界美学史上的珍品和骄傲,它与形成、发展于不同历史、环境中的西方美学史,各极其胜,各臻其妙,不可强分轩轾。未来历史的发展,必将证明:在世界范围内,新的称得上科学的美学的创建,只有走综合的道路,只有综合世界文化巨人伟大的文化和美学的历史经验,才有可能建立科学的美学体系,也才不至囿于一隅之见。企慕虽高,知能却低。野人献曝,难免成拙。虽竭愚诚,终属力亏。是也非也,有俟时贤指教。本书所引《管锥编》中的文字,外语因语种繁多,排版困难,一般略而不录。本书涉及考古部分,曾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殷伟璋同志过目,有所匡正,谨致谢意。敏泽1986.3.7于北京偏远楼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二卷)
作者:敏泽
图书 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二卷)
-
2
图书 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
作者:敏泽
图书 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
-
3
图书 中国美学思想史:(第3册)
作者:敏泽
图书 中国美学思想史:(第3册)
-
4
图书 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册)
作者:敏泽
图书 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册)
-
5
图书 中国美学思想史:(第2册)
作者:敏泽
图书 中国美学思想史:(第2册)
-
6
图书 中国美学思想史:(第4册)
作者:敏泽
图书 中国美学思想史:(第4册)
-
7
图书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三卷
作者:姜广辉
图书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三卷
-
8
图书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二卷
作者:姜广辉
图书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二卷
-
9
图书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
作者:姜广辉
图书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
-
10
图书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四卷
作者:姜广辉
图书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四卷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