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我们需要厘清它的涵义。现代文学的涵义有两种:第一种是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说的“中国现代文学”,它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从学科历史上看,“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发展时期是“新文学”研究阶段(1919—1949)。因为新文学的年轻,所以诞生之初只有一些文学批评文章,如鲁迅、周作人、陈独秀等人的评论,当时不可能成为一门学科。1932年山西省立教育学院教授新文学的王哲甫,花了一年时间完成中国第一部现代文学史《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杰成印书局1933年版),这本书是他授课讲义,出版之前曾经受到郑振铎、马季明、郭绍虞等人的指导,胡适为其题书名。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第二个发展阶段是“现代文学史研究阶段(1949—1985)”。陈思和认为:“这里所指的‘现代文学’,既不是世界意义上的‘MODERN’,也不是时间意义上的‘CONTEMPORARY’,它是一种特定的政治概念,也就是指1919年到1949年之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也有文学史称其为‘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学’,其政治对学术的制约是相当明显的。在这个前提下,‘中国现代文学史’只是‘中国现代革命史’普及教育的一个方面,是论证新的政权的光荣历史及其合法地位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第三个阶段是“二十世纪文学史研究阶段(1985至今)”。在这个阶段,学术界提出20世纪文学的概念。198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钱理群和黄子平三位青年学者联名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他们所下的定义是“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与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一道)形成现代民族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的进程,一个通过语言的艺术来折射并表现古老的中华民族及其在新旧嬗替的大时代中获得新生并崛起的进程”。
时过境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围势必要往后延展,那么如何命名当下的文学研究就成了一个问题。我觉得时至今日,“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进行调整和变化,以适应新世纪的文学研究。内涵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是晚清以降,随着西方思潮涌进中国,传统中国与之交锋、对抗、融合等一系列反应,慢慢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反映中国社会现实发展进程、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情感变化的文学形态。这些内涵方面的拓展,学界众多学者都在努力,成果倍出。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外延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所涵盖的文学地域上,必须跳出中国大陆文学的自我设限,必须要包括两岸四地的文学状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更整体地认识、理解和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层面的存在方式和思想涵义。
一 构筑更具整体性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依据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帝国版图不断被侵蚀,香港、澳门和台湾先后沦为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中国文学由此也开始了离散意义上的文学版图变化。时过境迁,新中国1949年成立至今,随着大陆与台湾文化交流的频繁、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我们确实应该重新整合出一个涵括两岸四地空间的“中国现代文学”。在当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期的文学,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延续的“中国当代文学”,则仅指中国大陆文学,对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文学状态少有提及。从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于1986年出第1卷,1988年出第2卷,1991年出第3卷)、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初版本著者还有王超冰,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王瑶先生为其顾问并作序)、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到程光炜、吴晓东、郜元宝、刘勇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这些业内闻名的文学史来看,除了杨义的著作中有两章涉及台港文学之外,其他著作仅论及中国大陆。而随着学术界研究的发展,随着对台湾、香港、澳门三个地区文学的研究深入,
二 构筑更具整体性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参考
很长时间,我们都会说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这个说法并不确切。因为近代中国领土有被殖民的客观历史现实,香港曾经是英国人殖民地(1840—1997),澳门曾经是葡萄牙人殖民地(1887—1999),台湾曾经是日本人的殖民地(1895—1945),东北三省也曾经是日本人的殖民地(1931—1945),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个历史事实,这样才能对台湾日治时期文学、日伪满洲国文学、港澳文学中的殖民地因素、软性文化、家国想象、政治隐喻等文学生存状态有清醒的认识和理解。纵观三十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和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和海外汉学研究在两个方向进行着努力,也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相关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
第一条理论线索是“现代中国文学”。这一说法还是源于1985年的“论‘二十世纪文学史’”讨论。在这场讨论中,陈平原指出“(中国文学)另一大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国文学’,所谓‘现代中国’,是一个以经济高度现代化与政治高度民主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它必然会产生一种崭新的现代中国文学。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实际上是一种过渡形态的文学,它是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的文学进程。”
第二条理论线索是“华语语系文学”。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有不少作家以英文创作,因此有了英语语系文学(Anglophone literature)的说法。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使用的地区,也有了法语语系(Francophone)、西班牙语系(Hispanophone)和葡语语系(Lusophone)的文学体系。近年来海外汉学界也有学者提出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一词,尝试用这个新的概念涵盖世界各地以华语为创作语言的文学。这个文学术语和理论研究源自美国汉学界,其主要的代表是史书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系)和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系)两位教授。史书美强调的是中国大陆之外地区的华语文学创作可以自成系统:“‘华语语系’的定义必须指涉的是本土地域的空间,而且它包含了极强的时间性,以便顾及其形成与消逝的过程。对于那些最近形成的、使用广东话、闽南话以及其他各种华语的美国群体而言,政治忠诚常常涉及相互争执的各种极端立场,但不容置疑的是,它们投注在定居地上的社会心理情感常会渐渐增长,直至盖过原有的眷恋。可是,新移民的不断涌入使‘华语语系’保持住生机勃勃的状态,而早一些移民可能向着主流再前进一步,通过将主流文化异质化来寻求多元文化的诉求”。
我个人认为是否可以提出一种新的文学(史)的研究,不论是“现代中国文学”还是“华语语系文学”?我们先做事,从各种领域,各种理论,各种作家研究入手,慢慢建构起现代文学的丰富的内涵。大可不必纠缠于称呼的不同,从而在基本的作家研究、史料钩沉、理论建构等方面出发,在新的空间上构筑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必须建构一个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四地文学进程的整体文学史观,这样才能配得上“中国现代文学”中“中国”的范围和视野。
在建构这种更具整体性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两点:
1.跳出独尊或者独大中国大陆文学的窠臼,必须注意各区域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更要尊重各区域文学独特的发展进程。早在1986年,就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各种现代文学史将香港文坛列入“国统区文学”,既违反历史的事实,也不符合文学的实际,“首先,当时的香港并不属于国民党统治区,而是处于英国当局的殖民统治之下……其次,尽管当时有大批文化人来自国统区并且与国统区保持密切的联系,又给予国统区文坛巨大影响;然而,香港的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与国统区却明显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而相互区别。……第三,由于包括一批本港作家、归侨作家在内的岭南作家群的崛起,香港文学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与地方色彩。”
2.尊重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关于台港澳文学的研究成果,对各区域文学的历史和文化大背景有所认识,尊重各区域文学所特有的社会、文化、历史的特点,从而做到客观、公正地进行对各区域文学的讨论和研究,特别是对在地意识的“同情之理解”是非常必要的,如所谓的“台湾意识”和“香港意识”,如本书中没有提及的台港澳地区学者的一些研究,如叶石涛、齐邦媛、陈芳明等人的台湾文学研究,黄继持、卢玮銮(小思)、郑树森的香港文学研究,还有各种在地的文化研究、族群研究、语言研究、本土历史研究等等,其中的一些主体意识和在地经验是我们必须尊重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对相关文学作品的误读中走出来,从而对其他地区文学保有一颗宽容和尊重的心态,少一些大中国观念的狭隘和偏执。
2007年博士毕业后,我被恩师陈思和教授推荐到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工作,2011年在台湾东华大学华文系客座之后,我又应聘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港文学和新马文学,日子过得很有压力但也很充实。七年来,我慢慢接触到了大陆之外地区的文学,游走新、马、台三地的过程中,通过朋友交游、参加会议和任职授业,也慢慢地从中国现代文学的专业中走出来,寻找中国现代文学的延伸领域。我认为只有将两岸四地的文学进行整合研究,我们才能获得对现代文学整体观的把握。这本书中的二十多篇论文,范围从五四文学到当代文学,从大陆文学到台港文学,代表着我这一路走来的学术视野的变化,也标示着我这些年来的探索成绩。如何构筑涵盖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四地文学的“中国现代文学”,从一个个作家个案、文学流派、文学思潮和社会大背景中,寻找到解释和整合新的现代文学史的方法和途径,是我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2014年6月9日凌晨1点20分书于新加坡国立大学Kent Vale教师公寓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石兴泽 隋清娥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
-
2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作者:张福贵 杨丹丹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
3
图书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陈国恩
图书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
-
4
图书 唯美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薛家宝
图书 唯美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
-
5
图书 多维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魏韶华 李霞
图书 多维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
6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作者:姜振昌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
7
图书 巴蜀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作者:彭超
图书 巴蜀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
8
图书 经典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姜振昌
图书 经典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
-
9
图书 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全二册
作者:王宁 生安锋
图书 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全二册
-
10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赏读
作者:周海波
图书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赏读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