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中国有辩论而无名学。——王国维:《论新学语的输入》无论是先秦名家、墨家辩者、或其他学派,关于名辩的努力,都没有达到纯粹逻辑术的地步。——郭沫若:《十批判书》中国哲学、以重体认之故、不事逻辑。其见之著述者、亦无系统。——熊十力:《十力语要》认墨辩为形式逻辑,未免强解。东方古文化中真正有逻辑系统科学的,本文作者认为只是印度的因明。——韦卓民:《亚里斯多德逻辑》逻辑是只讲推理本身之结构的学问,讨论的是“推理自己”(inference itself),而不是关于任何内容、对象的推理。亚氏的三段论法讲的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结构,这就是逻辑本身的呈现……中国名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惠施、公孙龙都不是讲逻辑本身的,虽由此可进而达到逻辑本身,但仍只算名学的初步预备工作。就是这个名学的初步预备工作,也没能维持、发展下去,这是很可惜的。——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中国思想之传统中,对人之如何立论、推论之形式之研究,未能如西方与印度之逻辑因明,早成为一专科之学。此为中国学术之短,毋容为之讳言。——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自从严复以“名学”一词作为西方逻辑的译名以后,便容易引起许多的附会,实则两者的性格并不相同。逻辑是要抽掉经验的具体事实,以发现纯思惟的推理形式;而我国名学则是要扣紧经验的具体事实,或扣紧意指的价值要求……两者在起步的地方有其关连,例如语言表达的正确,及在经验事实的认定中必须有若干推理的作用,但发展下去,便各人走各人的路了。——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逻辑是希腊人为研究几何学所发展出来的思维方法……中国古时候没有发展出这个逻辑系统,第一次对于这个逻辑系统有一点涉猎的,是1607年徐光启跟利马窦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可惜影响不大。——杨振宁:《中国文化与科学》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相关推荐
-
图书 中国逻辑史研究.第一辑
作者: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
图书 中国逻辑史研究.第一辑
-
2
图书 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约1990~2010
作者:陶东风
图书 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约1990~2010
-
3
图书 科学与价值:作为实践理性的法律推理导论
作者:罗仕国
图书 科学与价值:作为实践理性的法律推理导论
-
4
图书 沈有鼎集
作者:沈有鼎
图书 沈有鼎集
-
5
图书 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
作者:方孝博
图书 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
-
6
图书 孔子法政哲学的现代性阐释
作者:聂长建
图书 孔子法政哲学的现代性阐释
-
7
图书 哲学探索.2022年.第2辑:总第5辑
作者:雷勇
图书 哲学探索.2022年.第2辑:总第5辑
-
8
图书 中国古代诗学范畴考辨
作者:张蓉
图书 中国古代诗学范畴考辨
-
9
图书 异质与有序:基于语用的汉语实证研究
作者:邹立志
图书 异质与有序:基于语用的汉语实证研究
-
10
图书 方克立论著集:第一卷 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
作者:方克立
图书 方克立论著集:第一卷 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
豆瓣评论